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居家养老保障研究中心|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登录
|
注册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国居保服务卡,已经9大国家数据库权威审核,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试点示范企业”可放心访问>>
院所概况
领导题词
领导关怀
所长致辞
中心成员
组织机构
主要工作
下属机构
解决方案
报销中心
求医问药
老年用品商城
案例展示
会员中心
养老地产
养老类型
养老产业
养老产品
养老机构
智慧养老
养老培训
健康管理
互动养老
快乐生活
养老视角
老年说法
联系我们
代办地点
老专业毕业生成才还要过三关
来源:
国居保服务卡管理中心
2017-06-06 13:45:24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养老院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系2亿多老年人口特别是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养老行业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养老机构的热捧,成为就业领域的“香饽饽”。
步入5月,不少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已经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实习期,迎来了与养老院签约的旺季。初入养老院,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遇到哪些难关?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否为老年人提供高水平的养老服务,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名高校毕业的一线养老护理人员。
心理关:调整心态是做好养老服务的开始
还有半个月,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的90后毕业生付玲玲的实习期就要结束了。在付玲玲和她的同学们看来,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最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心理关。
在出校门之前,付玲玲总感觉自己是小女孩,还没长大。进入养老院第一次给一位84岁的男性失能老人擦身体、洗会阴,即便身边有师傅帮忙,付玲玲还是感觉有点蒙。不过幸好老人很配合,在老人和师傅的鼓励下,付玲玲很快就能上手了。
对于这些俗称的脏活、累活,北京劳动保障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苏菲显得很淡定。“进入养老机构干点脏活、累活是常事,无法避免。虽然刚开始干的时候有点烦,但习惯了就没什么了。”这名来自北京的95后女孩告诉记者。
除了这些,一些老人由于患有疾病导致心理状态不好,发作时向护理人员发脾气,给人难堪,这也让初入养老院的养老相关专业毕业生有点难以接受。付玲玲的同学陈婧怡就碰到过好几次。
在陈婧怡照料的老人中,有一位87岁的老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焦虑期的老人经常和护理员发脾气。有一天气温较低,这位老奶奶却非要洗澡。怕老奶奶感冒的陈婧怡和老人商量:“气温低是不可以洗澡的,怕您感冒,明天下午您睡醒了以后再给您洗澡成吗?”不料,这位老奶奶立刻变了脸色,用最刻薄的话骂她。旁边的老人都听不下去了,把陈婧怡拉了出去。坐在护理站椅子上的陈婧怡,生气、委屈、愤怒,五味杂陈。
长沙民政学院医学院副院长张晓霞认为,从无忧无虑的象牙塔到养老院,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们大多存在心理落差。在养老机构的护理过程中,并不区分男性、女性,给老人洗澡和处理大小便等问题上要克服不适心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对其进行了心理建构,但具体到个人身上,还是会有差异。只有树立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好工作,真正在养老机构站住脚。
专业关: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技能水平
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中,养老相关专业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理论和实操知识。到了养老机构,这些知识如何转化为专业服务,考验着每一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
在付玲玲看来,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养老院的规范、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别。以轮椅转移为例,在学校上实操课时,男同学来扮演老人的角色,但毕竟是健康人,在转移时会主动配合发力,短时间的工作也不会有劳累的感觉。在养老院,每天都有多位老人需要多次转移,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从轮椅转移到马桶上,等等。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需要发力的程度也不一样,需要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作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付玲玲这名90后瘦小女生,胳膊上练出了肌肉,可以抱起自己2倍重的老人。
为了更好地对老人进行专业、系统护理,养老院往往会区分老人的护理等级。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陈姝玙刚到养老院时就负责评估老人的护理等级。“有次给爷爷奶奶做智力评估,在给奶奶做评估时,爷爷坐不住了。等到评估爷爷时,他直接拒绝了。”陈姝玙告诉记者,“其实,评估是很专业的,可以很容易地测出老人的状况,但对于健康的老人来说,过于简单的评估问题很容易招致反感,需要进一步改进。”
今年,北京市寸草春晖养老院希望招收15-20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寸草春晖养老院董事长王小龙认为,这些毕业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多,但实操性偏弱。每家养老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操作规范,毕业生们进入养老院,需要尽快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养老院实践相结合,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养老服务技能,让老人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
发展关: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临近毕业季,王小龙有点担心,能不能招收到足够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招进来之后如何留得住他们?
前两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院长杨根来曾跺着脚“嫌弃”养老护理员们偏低的工资。如今,随着养老护理员缺口的加大,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们的起薪越来越高。记者采访多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们得知,现在每月三四千元的起薪(包吃住)已很常见,有的甚至能拿到每月5000元的起薪。
决定苏菲、付玲玲们是否留在一家养老机构,除了薪酬待遇这个硬条件之外,这些90后们同样看重入职后的发展空间。
“我的主管才28岁,自己以后的升职空间已经不大。”苏菲有点发愁,她的目标是熟悉一线护理岗之后升职,希望在养老院快速发展时期,进入公司新开的连锁养老院,毕竟那里的发展空间更好。
从陕西工运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到寸草春晖养老院护理部主任,90后女孩李青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在李青看来,只要坚持下去,在养老院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她建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们从一线做起,打牢未来发展的根基。以护理为例,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加大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老人及其家属做好沟通,自然就会拓宽未来的发展道路。
王小龙觉得,这些养老服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们理论知识比较充足,都是未来养老院院长的苗子。要帮助他们做好在养老服务业中的职业规划,定好成长周期,通过“实践-培训-再实践”的发展过程,让他们踏踏实实走上每一个台阶。这样,这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有更大的几率留在养老服务行业,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文章来源自:
国居保服务卡管理中心
http://www.zgjbzx.cn
> 相关阅读:
2017-06-06
江苏:南通市养老机构护工短缺问题待破局
2017-06-06
老专业毕业生成才还要过三关
2017-06-06
天津:“科班”出身护理员服务社区养老机...
十三五规划
重点
预研
体系建设
政策法规
国家法规
政策解读
行业标准
地方法规
养老研究
养老战略
养老资产
养老模式
护理保险
国际交流
养老模式
养老制度
十二五规划
现状
重点
体系建设
养老视点
养老资讯
国家养老
要闻摘要
地方养老
中华孝道
孝道文化
孝闻故事
孝道人物
养老金融
银行
保险
信托
基金
融资租赁
其他
养老示范工程
养老示范基金
养老示范项目建设
顾问咨询
老年大学
学校动态
老年课程
学习交流
大学名录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慈善事业
爱心护理工程
爱心护理院
爱心护理培训基地
院长园地
养老英才
养老访谈
军休干休
动态
政策
机构
军旅回望
中华孝道
孝道文化
孝闻故事
孝道人物
养老地产
动态
规划设计
可行性研究
建设开发
运营管理
养老类型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养老产业
居保中心
展会发布
政府购买招标
线下活动
养老产品
产品展示
品牌介绍
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机构
智慧养老
动态
解决方案
智能硬件
养老培训
动态
人才培养
职业发展
中外培训
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
养生视频
社区健康管理
饮食健康
动态
互动养老
旅游度假
休闲养老
虔诚养老
健康疗养
快乐生活
青春永在
老歌回忆
琴棋书画
摄影艺术
百科知识
回顾自传
养老视角
养老视频
养老著作
老年刊物
老年说法
老年案例
警钟长鸣
遵纪守法
联系我们
代办地点
政府连接
军休连接
友情链接
所获奖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国居服务卡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返回顶部
15611888885
在线咨询
微信二维码